配送机器人正涌入医院

2023-01-04 10:06| 发布者: | 查看: |

在疫情防控与放开局势下,各大医院掀起一波自动化智能化改造的热潮,主要试图解决我国公共卫生领域暴露出平台信息化能力不足、医疗器械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
 
从政策面来看,这是由于2022年年中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文件提出:“强化信息化支撑作用”“推进电子病历、智慧服务、智慧管理‘三位一体’的智慧医院建设和医院信息标准化建设”。打造医院数智物流管理、智能物流运营、智慧医疗服务,提高医疗质量和效率为导向成为新冠肺炎疫情后,推进健康中国医疗改革建设的一大方向。
 
2022年下半年,各大城市的政策落地工作也如火如荼展开。如上海、深圳、北京等城市纷纷开展深化医疗改革试点,建设与城市功能定位相匹配的功能化、人性化、智慧化医疗服务体系。
 
由于智慧医院的建设需要以自动化为基础,但当前医院信息化发展的水平和模式不尽相同,大多数还存在系统与业务匹配度不高、软硬件兼容性不高、各系统之间互联互通所需接口量巨大等问题,能够快速实现医疗信息资源贯通的医疗配送机器人因此迎来了更多关注。
 
 
何为医疗配送机器人?
 
医疗配送何消杀机器人的主要使用场景为医院,替代的人群为护理人员,就需求层面而言,当下医院的物流运输存在需求庞大、物资品种繁杂、安全要求高、时效性强、院感防控严、物资管理需要可追溯等痛点,政策下智慧医院的建设则需要以信息化为基础,提升物流系统的运行效率和智能化程度。
 
截至2021年底,有公立医院11804个,民营医院24766个,全国护士队伍达到501.8万人,医院护士将每日工作时间的10%用于运输耗材物资,为此,国内大约有46%的医院每年其实都有制订院内物流及与之相关的预算,因此医疗配送机器人必然存在一定需求量。
 
智慧医疗机器人领域责任主体无法确认是许多涉及医疗产品遇到的问题,作为一项新事物,医疗配送机器人和消杀机器人目前尚未归入明确医疗器械标准,一般被归类到非医疗类医用服务机器人。这意味着只要有医疗器械证,智慧医疗机器人原则上就可以进行使用。就功能来看,这些机器人主要执行的是配送、搬运等工作,我们也可将其归类为移动机器人,或者看做是用在医院、诊所的医疗或辅助医疗的服务机器人。
 
与一般行业有所不同,医疗行业的独特性,安全、效率、稳定性一般是医疗配送机器人的基础,同时还对于静音性、洁净度都提出了更高要求。此外,为了满足更多医院智能化改造要求,还对于机器人的操作性、智能性、灵活性都有着较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最好是能够实现信息的即时获取、存储、传输和分析,或者能够与医院的其他相关系统或相关设备联接,实现更好的实时调度控制。
 
目前大多数采用了机器人的医院,主要将医疗服务机器人应用在手术室、住院病区,负责手术室无菌包、药品、母乳、静脉输液包、标本等的物流工作,由于医疗机器人是智慧医院建设的基础,部分单独进行智慧医疗整体建设的企业进展较为缓慢。
 
医疗配送机器人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以物流为例,医院内部储存以及日常产生的运输物资种类和数量十分庞大,包括药品、样品、无菌包、输液包、标本、垃圾被服等,然而各科室提取物资的紧急性和管理精细化程度却不尽相同。正是这种需求差异化,导致部分机器人货柜需要通过定制化,才能进行例如药品、耗材、手术器械、医用材料,配餐,医疗垃圾,被服等的配送。
 
而在形态上,医疗配送机器人的主要产品形态也因此差异较大,目前市面上有平板式、一体式、抽屉式、托举式、牵引式、潜入顶升式等各种类型。这种多形态使得医疗服务机器人的结构复杂度相较一般移动机器人更大,同时在零部件上除了激光雷达、芯片、控制器三大核心模块,还对于芯片、万向轮、传感器、控制器、摄像头、电源模组等核心零部件都提出了更多的要求。
 
但由于分类更为精细,也导致机器人与场景的贴合度更高,未来机器人有望在更多流程实现贯通,同时可能诞生更大的市场需求。而且就延展性而言,医疗配送类机器人也同类化可横向拓展场景包括社区养老等。

医院作为适用主体,也有了一定的产品研发和使用身份,并分摊着产品使用责任和不确定性处理责任,因此对于例如药物配送、高值耗材配送等细节上,都有着较高的谨慎度。医疗配送机器人的开发,“获得医院认可、定制化协同开发”反到成为了比产品开发更为关键的一环。
 
注:文章及图片转载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QQ在线咨询
售前咨询热线
13902031072
售后服务热线
400 693 8006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