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随着媒介的进化,普遍交互的触觉界面、传感系统、云计算、人工智能、全息投影、虚拟现实等智能媒介在传统新媒介文艺形态基础上的进一步拓展,构造出一个以人机交互为主要生产模式的新型智能文艺系统。作为新媒介文艺研究的有机组成部分,智能文艺研究同样离不开对媒介内在结构和意向性质的考察。结合典型的智能文艺作品,遵循媒介进化与媒介文艺发展的规律,算法、屏幕、传感器既是决定当下智能文艺生产必不可少的媒介,构成了人机交互的文艺生产新模式,又能够对未来智能文艺的发展起到一定的决定作用。
屏幕:人机交互的入口
作为智能文艺的主导性媒介之一,以“呈现”为本的屏幕始于电影,后在电视中得到应用。随后,电脑开启了个人化的屏幕时代,手机则进一步将屏幕置于人机“交互”的首要位置。如今,屏幕的属性已发生变化,经历了从“硬”到“软”、从“固定”到“移动”、从“呈现”到“交互”等过程。目前,屏幕不只是内容显示和呈现的渠道,还成为交互操作的界面,是决定用户体验友好度和舒适度的关键。
如果说个人化的终端屏以个人为单位组织起人与机器的界面,那么大型城市公共屏幕则直接作用于现实与虚拟空间的搭建。公共屏幕不仅具有强制性的广告展示功能,其交互界面更显示出充分建构公共空间的潜力。目前,商业主导的都市公共屏幕正引入文化展示与和市民互动内容,并不断整合其他屏幕形态,形成新的城市公共空间结构。
比如,2019年3月,在曼哈顿展出的公共屏幕装置作品“Blu Marble”的主体是一个高20英尺的巨大球形LED屏幕,展示了地球在宇宙空间中的“实时景象”。屏幕作为“Blu Marble”景观的视觉中心,所展示的地球影像是通过特定设计的机器人,将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影像下载下来,并按照时间顺序播放而成的。作为这一装置艺术最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屏幕为城市空间、宇宙空间、屏幕空间、审美主体提供了一系列并置的交互界面。吸引欣赏者瞬间“融入”屏幕构建的体验系统,构成了所谓“实时”的假定性审美效果。但正是屏幕交互界面构建的假定性实时感,使审美主体不论在白天还是黑夜,都将自身的现实存在嵌入到对宇宙空间的思考之中,为人们反思自身及宇宙关系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未来,随着各种智能技术的成熟,屏幕将进一步通过人机交互发挥构建智能文艺景观和赛博“比特之城”的潜力。
传感器:人机交互的数据抓手
传感器被认为是构建仿生感知系统和智能人机交互界面的基础器件。在当前的智能文艺中,作为最主要的数据输入媒介,传感器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突破传统上以视觉为中心的审美体验机制,智能文艺生产者尝试将各种类型的传感器纳入到作品之中,最常见的包括红外传感器、触摸传感器、温度传感器、运动传感器、深度传感器和脉搏传感器。传感系统提供了一套转译机制,提取自然信息源物理、化学、生物方面的信号,包括天气、光线、人体等。中央处理器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并对其进行识别与处理,形成关于气体浓度参数、光线强度参数、人体感知参数等数据结果,并体现在景观影像、图像、声音、气味等执行装置的变化之中,实现人、技术、环境之间的沟通。
智能文艺作品通常以某一感官为切入点,邀请欣赏者以其听觉、嗅觉、触觉体验参与到作品的景观中来,将观看、触摸等感官动作转变成数字数据,并通过计算机调动设计好的程序,实现影像或声音的变化,丰富作品的内容层次和欣赏者的体验感受。为进一步提高人机交互界面的友好度,目前传感器正朝着微型化、智能化与集成化方向发展。随着微型智能传感器与环境中万物的结合,一个万物皆媒的交互式景观空间正在形成。
算法:人机交互的大脑
算法艺术(algorithmic art),也称为计算机生成艺术,强调通过自动创造系统进行艺术创作,是生成式艺术的一个新的子集。随着新一轮人工智能浪潮的到来,算法越来越广泛地参与到智能文艺生产和人机交互界面的塑造之中。但实际上,算法艺术并非新近产生的艺术类型,早在20世纪50年代,艺术家们就开始使用计算机和算法创作视觉艺术作品。当时,一些工程师开始在实验室中进行计算机图形的相关实验,而一些艺术家则开始探索使用大型计算机、绘图仪和算法创建视觉艺术作品。在新媒介文艺景观中,对场景、沉浸、多角色协同、虚拟现实融合、实时性等文艺体验的追求,为算法创作留出了空间。一方面,算法可以帮助独立的创作者进行生成式艺术创作,如诗歌、绘画的创作;另一方面,通过人机协作算法,可以丰富作品的交互能力。总之,通过人与算法的协作式生产,新媒介文艺作品的交互界面愈发智能,能够使作品呈现出更好的交互效果。
比如,“神经库布里克”(Neural Kubric)项目是借助深度神经网络再生产、再阐释导演库布里克(Stanley Kubrick)电影的智能文艺作品。其中,生成敌对网络、卷积神经网络与复发神经网络三种机器学习算法在艺术创作中分别发挥作用,担当艺术指导、电影剪辑和摄影角色,通过数据和算法介入生成新的电影作品,从而完成智能媒介环境下传统艺术的再创作。虽然,“神经库布里克”项目的人机协作再创作富有实验性,但却启发我们如何看待人机交互模式在艺术生产中的作用。在万物皆媒的智能数据环境下,艺术创作、作品和接受环节都无法避开数据和算法的能动作用,那么如何积极与之形成合作关系,使之服务于文艺边界的拓展和人机文化价值的创造,便是数据与算法的价值所在。
尽管不能涵盖智能文艺人机交互生产模式的全部特征,但作为主导性的智能媒介,屏幕、传感器、算法构成的人机交互文艺生产模式深具代表性,并显示出进一步重构新媒介文艺边界的潜力。在最初的新媒介文艺生产中,用户通过输入设备,如键盘、鼠标、触摸板、麦克风等,给机器输入有关信息,计算机获得指令后进行任务操作并输出信息。而现在,更加自然的人脸识别、手势识别、语音识别、语音合成、自然语义甚至脑机接口等,都成为人机交互的新方式。从有赖于介质到直接传感互动,人机交互界面的进一步成熟,推动了人机交互关系的深入发展。在新型人机交互模式下,人—物交互、物—物交互的生产模式已然兴起,已有的人—人文艺生产模式也正在转变。在一定程度上说,智能文艺是智能媒介技术意向性的结果,而对智能文艺研究的推进,离不开对智能媒介人机交互性的考察。
注:文章及图片转载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